2025年7月11日,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联合主办的 “中国梦?劳动美 2025 劳模工匠进校园” 活动在景德镇学院成功举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轻工烟草工作部部长杨栋国,景德镇学院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方漫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培训部副主任肖艳娜、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三级主任科员刘念以及中国轻工首届 “大国工匠”、景德镇学院教授方复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轻工首届 “大国工匠” 曹爱勤女士,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景德镇学院教授欧阳敏先生三位劳模工匠,还有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后辉主持。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在讲话中指出,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孕育了深厚的陶瓷文化与工匠精神。当前陶瓷行业正经历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更需以工匠精神为根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他强调,方复、曹爱勤、欧阳敏三位劳模工匠是行业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其成长故事生动诠释了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的内涵,希望同学们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坚守与突破的力量。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轻工烟草工作部部长杨栋国宣讲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师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学习工作,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景德镇学院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方漫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以陶瓷为特色的本科院校,景德镇学院始终以 “服务行业需求、培育创新人才” 为使命,此次活动为师生搭建了感悟劳动价值、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期待师生以劳模为镜,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与学习,共同打造陶瓷人才培养新高地。
随后,三位劳模工匠依次分享成长事迹。中国轻工首届 “大国工匠”、景德镇学院教授方复以 “终身成就” 为关键词,讲述了自己深耕陶瓷艺术、设计与教育事业的历程,用 “择一事终一生” 的执着诠释了对陶瓷事业的热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轻工大国工匠曹爱勤结合女性视角,分享了在工艺美术领域突破自我的故事,展现了 “以细腻致极致” 的坚守;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欧阳敏则聚焦一线实践,讲述了如何在技术攻坚中追求 “精益求精”,为师生呈现了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围绕 “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工匠精神在学习中的践行” 等问题踊跃提问,三位工匠以亲身经历答疑解惑,将抽象的 “工匠精神” 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实践指南。活动最后,曹爱勤、欧阳敏两位大师现场进行陶瓷创作示范,指尖流转间,泥土渐显神韵,让师生直观感受 “匠心” 如何将一把泥土赋予陶瓷生命,现场掌声不断。
当日下午,主办方一行前往全国技术能手王景东、何勇工作室走访调研,重点了解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的职业发展情况。通过与工作室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询问了竞赛选手在赛后的技能提升、职业规划及行业融入等情况,实地考察了工作室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成果。
此次调研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注技能人才成长、完善行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协会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持续为优秀技能人才打通成长通道。结合调研中的新情况、新趋势,协会将进一步联动工会、院校及企业,优化竞赛机制与后续培养方案,让更多 “赛场精英” 成长为 “行业骨干”,为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结语:传承创新并举,共绘行业新篇
此次 “劳模工匠进校园” 及后续调研活动,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深化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 的具体实践。通过 “面对面” 的精神传承与 “实打实” 的人才发展调研,既为青年学子播下 “工匠精神” 的种子,也为行业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实践参考。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联合各方力量,传承千年瓷都文脉,激发行业创新活力,为培养更多 “懂传承、善创新” 的陶瓷人才而不懈努力,共同推动中国陶瓷行业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