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与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创作陶瓷艺术展于8月15日正式迁至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31号大钟寺收藏文化产业园二层会展中心,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每日10:00-18:00对公众开放。本次展览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线,通过百余件陶瓷艺术精品与书画名家创作的深度融合,打造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同时搭建跨领域艺术交流平台,推动陶瓷文化与首都多元文化的创新互鉴。
本次展览汇聚了全国500多位艺术家的智慧与心血,经过精心遴选,展出了100余件陶瓷艺术精品。作品以雕塑、釉彩、器型等多元表现形式,将抗战的烽火硝烟与对和平的深切祈愿,凝固为永恒的艺术瞬间,生动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展览自开幕以来,受到了全国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与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报道。五十余家重量级媒体,包括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网、央广网、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网、北京电视台等,均对这场艺术与历史交融的盛典进行了重点聚焦。
中国网不仅在核心位置上线“胜利与和平”陶瓷艺术展大型专题页面,更在展览现场特别搭建专业访谈间,邀请参展艺术家、专家学者进行深度对话。专题中集纳了丰富展览资讯,及时传递最新动态;并打造线上展览,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让未能亲临现场的观众也能领略艺术魅力;还设有访谈实录,带观众走进艺术家的创作世界,聆听作品背后的故事;同时汇聚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呈现多元嘉宾观点。
中国日报网及其海外版:重点报道了展览传递的和平理念,详细介绍了青年艺术家如何将现代审美创新性融入抗战主题创作,高度评价了展览在推动“国际文化对话”、呼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方面的积极作用,并特别提及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参赞吴丹娜出席开幕式的细节,彰显了展览的国际交流价值。
消费日报:聚焦展览借陶瓷语言再现历史风云,传递“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高度评价其在激活非遗技艺当代价值、向世界宣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决心方面的意义。
中国青年报:通过记者镜头,生动呈现了《军魂》、《凤城枪声》、《绽放》等震撼人心的作品细节,展现了艺术对历史记忆的深刻刻画。
中国文化报:以热点图文形式,展现了作品所表达的战争残酷、先烈牺牲精神以及对和平的珍视与呼唤,传递了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
北京日报:侧重视频与摄影报道,作品《回响》成为视觉焦点,其引发观众长久驻足的感染力被重点呈现。
央广网:在报道中着重强调了展览作为“公众回望历史、感悟和平的精神阵地”的重要教育意义。
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首都经济报道》:聚焦陶瓷艺术与抗战主题的创新融合,报道了青年艺术家运用现代雕塑技法(如《不朽狼牙山》《军魂》)对红色历史与传统工艺进行焕新诠释,赋予抗战精神新时代表达。
搜狐、网易、新浪、优酷、腾讯、爱奇艺等网络媒体:纷纷开辟专题页面,全方位呈现展览盛况。报道特别指出:“陶瓷艺术的脆弱与坚韧,恰如和平之珍贵与不易,每一件作品都在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始终以引领行业发展、弘扬陶瓷文化为己任,高度重视展览宣传推广与影响力延展,全力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不仅有效提升了展览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更以展览为桥梁,积极推动陶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次迁至大钟寺价值品文化产业园的展览持续免费开放,既让公众在陶瓷艺术中触摸历史厚重、凝聚和平共识,也为行业搭建起技艺传承与创新交流的平台,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共同赋能陶瓷事业繁荣兴盛。